利妥昔单抗对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2021)

引用 2|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和肾小球微小病变(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FSGS和MCD患者,所有入选者均经临床和肾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并接受了利妥昔单抗治疗(用药剂量为375 mg/m 2体表面积,共治疗4次,每次治疗间隔时间7~14 d)。比较基线和利妥昔单抗治疗后3、6、9、12个月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CD19 +、CD20 +、CD3 +、CD3 +CD4 +、CD3 +CD8 +、自然杀伤细胞(CD56 +CD16 +)水平的差异。 结果:96例FSGS和MCD患者入选本研究,中位年龄28岁(14~77岁),男女比为1.8∶1,MCD 65例,FSGS 31例。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患者尿蛋白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白蛋白水平上升(均 P<0.01)。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外周血CD19 +和CD20 +淋巴细胞计数均<5个/μl,治疗后3、6、9、12个月CD19 +和CD20 +淋巴细胞计数较基线值显著下降(均 P<0.05),6个月后逐渐恢复。与基线值比较,利妥昔单抗治疗后3、6、9、12个月血IgG水平显著上升( P值分别为0.004、<0.001、<0.001、<0.001),血IgM水平显著下降( P值分别为<0.001、0.008、0.005、<0.001)但中位数水平仍在正常范围(400~3 450 mg/L),而血IgA水平无明显变化(均 P>0.05)。T淋巴细胞(CD3 +、CD3 +CD4 +、CD3 +CD8 +)和自然杀伤细胞(CD56 +CD16 +)计数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利妥昔单抗可有效清除CD19 +和CD20 +淋巴细胞,对除外CD19 +、CD20 +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较小。规范的利妥昔单抗用药可安全用于FSGS和MCD患者的治疗。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Rituximab,Glomerulonephritis,Immunoglobulins,CD19,CD20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