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端吻合口支撑在细小后降支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2021)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将远端吻合口支撑(DAS)技术应用于细小后降支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观察其对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中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且后降支细小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单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组和OPCABG联合DAS (OPCABG+ DAS)组,各50例。术后48 h内,重点观察心电图和肌钙蛋白水平动态变化。术后6个月及1、2、3年复查冠状动脉CTA,主要终点事件为后降支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严重狭窄。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5~15天出院。术后均无心电图证实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术后48 h内肌钙蛋白峰值分别为0.74 (0.98)ng/ml 、0.92 (1.29)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于正常值上限70倍的患者分别有3例(6%,3/50) 、5例(10%,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截至术后3年,两组后降支动脉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分别为68.0%(34/50)和85.7%(42/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后降支存在粥样硬化性病变( OR=6.513,95% CI:1.279~33.180, P=0.024)、48 h内肌钙蛋白峰值>正常值上限70倍( OR=5.948,95% CI:1.128~31.368, P=0.036)是后降支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严重狭窄的危险因素,而DAS( OR=0.222,95% CI:0.069~0.713, P=0.011)是保护因素。 结论:DAS能够提高细小后降支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中期通畅率。对于后降支细小且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患者,OPCABG联合DAS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Small coronary artery,Distal anastomosis support,Graft patenc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