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后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2021)

引用 2|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患者术后均发生医院感染。培养所有患者的病原菌,分析病原菌的耐药率及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80例患者共培养出116株病原菌,包含79株革兰阴性菌(68.1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8.97%(22/116)],37株革兰阳性菌(31.90%),主要为粪肠球菌[13.79%(16/116)]。大肠埃希菌所对应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为亚胺培南;粪肠球菌所对应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青霉素,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为万古霉素以及呋喃妥因。院内感染诱因包括伤口护理不当、泌尿生殖道上行感染、医源性感染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肾损伤、结石残余、术后疼痛、术后出血等均为引发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接受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后,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由术后肾损伤、结石残余、术后疼痛、术后出血等危险因素引发,需针对以上危险因素给予相应干预措施,达到降低术后院内感染的目的。
更多
关键词
Key words Ureteral Calculi,Ureteroscopy,Nosocomial Infection,Pathogen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