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对严重钙化病变斑块旋磨术终点判断的评价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2021)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对严重钙化病变斑块旋磨术终点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IVUS指导下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的54例患者.根据初次旋磨治疗后是否强化预处理方案(包括升级旋磨头或使用棘突/切割球囊进行扩张)或直接采用半顺应性/非顺应性球囊扩张进行分组,强化组11例,非强化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病变特点、手术情况及腔内影像学结果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旋磨靶血管、三支病变情况、旋磨头/血管直径比值、半顺应性或非顺应性球囊平均直径及最大扩张压力、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X线辐射剂量、手术成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化组患者旋磨头数量明显多于非强化组[2(1,2)个比1(1,1)个,P<0.001],病变钙化弧度明显高于非强化组[(357.3±9.0)°比(339.1±41.7)°,P=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钙化长度、钙化结节、旋磨后出现多重反射、最小支架面积及支架膨胀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VUS提示钙化弧度为360°或接近360°的严重钙化病变需要更加积极的强化预处理策略,包括升级旋磨头或旋磨后使用棘突/切割球囊进行扩张;对于旋磨治疗后出现多重反射者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