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MR mDixon-Quant技术测量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及临床分析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2021)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应用MR mDixon-Quant技术精确测量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分析患者脂肪肝发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动态监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脂肪肝的发生、尽早给予干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收集73例手术后病理显示激素受体阳性、内分泌治疗至少两年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肝脏3.0T MR mDixon-Quant检查,精确测量肝脏的脂肪含量并按照外文标准以肝脏MR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density fat fraction,PDFF)大于6.4%作为脂肪肝的诊断标准,用于判断患者有无脂肪肝的发生.并根据标准把脂肪肝分成轻度、中度、重度.另于磁共振检查当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标本进行肝功能检查.将磁共振PDFF值与肝功能主要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3例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后2年中共有27例发生脂肪肝,发生率为36.9%(27/73),PDFF为(15.25±6.42)%;发生脂肪肝最早的时间在内分泌治疗后3个月;27例脂肪肝以轻、中度脂肪肝为主,占81.5%(22/27),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PDFF分别为(8.76±2.21)%、(18.65±1.23)%、(24.00±1.12)%.患者脂肪肝发生前后和不同程度脂肪肝组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脂肪肝患者PDFF均提示肝脏脂肪含量增加,但其中仅19例肝功能ALT、AST指标异常,另8例尚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应用MR mDixon-Quant技术可精确测量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判断脂肪肝的程度,要比肝功能指标ALT、AST更早提示肝脏脂肪沉积及受损情况,可为临床动态监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脂肪肝的发生并给予及早的干预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无创、有效的定量检测方法.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