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例皮角患者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皮角的组织病理与临床特征,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5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科经临床和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204例皮角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204例患者中,男88例,女116例,年龄(70.47±14.76)岁,病程[ M( P25, P75)]为6(6,24)个月。皮角单发201例,多发3例,共207个皮角,位于头面颈部163个(78.74%),躯干18个(8.70%),四肢26个(12.56%)。按皮角基底损害组织病理性质分类,良性皮角154个(74.40%),基底病变包括病毒疣129个,脂溢性角化病15个,内翻性毛囊角化病3个,毛鞘瘤皮角5个,化脓性肉芽肿1个和钙化上皮瘤1个;癌前皮角40个(19.32%),基底病变是光线性角化病;恶性皮角13个(6.28%),基底病变包括鲍恩病5个和鳞状细胞癌8个。癌前及恶性皮角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良性皮角( H=4.05、3.16,均 P < 0.01)。恶性皮角基底宽度大于癌前皮角及良性皮角( H=2.74、3.49, P < 0.05、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0.73, P > 0.05)。癌前及恶性皮角高基比明显低于良性皮角( H=4.06、3.72,均 P < 0.01)。癌前皮角和恶性皮角基底红晕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皮角( χ2=29.57、6.23, P < 0.01或0.05)。恶性皮角出血结痂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皮角( χ2=4.89, P < 0.05)。 结论:大部分皮角基底是良性病变,以病毒疣为主,癌前和恶性皮角约占1/4。男性、高龄、宽基底、低高基比、基底红晕、出血结痂可以作为早期识别恶性皮角基底的线索。
更多
关键词
Horns,Skin manifestations,Pathological processes,Skin neoplasms,Warts,Cutaneous hor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