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在治疗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价值研究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2021)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为甲氨蝶呤对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low-risk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LRGTN)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研究基础和依据.方法:观察甲氨蝶呤治疗后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3例LRGTN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测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和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转运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 transporter,ABCB1)的基因型,将血药浓度、基因多态性结合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肌内注射后2~24 h,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在1.132~0.012μmol/L范围内.MTHFR C677T基因型方面,有2例患者为CT型,其ABCB1 T3435C基因型为杂合突变型,不良反应表现为发热、骨髓抑制、肝功能指标升高以及耐药;另外1例患者为CC型,不良反应表现为发热和皮疹.3例患者的MTHFR A1298C基因型均为野生型.结论:该研究对甲氨蝶呤个体化治疗LRGTN提供了参考和依据.甲氨蝶呤治疗LRGTN时,其血药浓度均处于无显著差异的较低水平,血药浓度检测的意义尚待进一步明确,血药浓度与基因多态性之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MTHFR C677T和ABCB1 T3435C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于甲氨蝶呤的选择、不良反应的预测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