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性乙状窦憩室的CT影像研究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基于CTA评估无搏动性耳鸣的成人乙状窦憩室(SSD)发生情况及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评估符合纳入标准的4572例受检者的头颈部CTA图像.通过重组横断位及冠状位图像观察有无SSD,并评估SSD大小、形态、部位及伴发征象,比较性别、侧别、不同年龄段间SSD发生率差异.结果 成人SSD发生率约1.33%(61/4572例),女性较男性多见(2.23% vs 0.82%,P=0.000),右侧较左侧多见(0.98% vs 0.42%,P=0.001),单侧为主(95.1%,58/61).18 ~39岁组、40 ~49岁组、50 ~59岁组、60 ~ 69岁组、≥70岁组间SS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SD颈高、颈宽、颈深、最大横截面积分别约(6.73 ±2.60)mm、(4.91±1.63)mm、4.55 mm(3.53 mm,5.90 mm)、17.50 mm2(13.00 mm2,26.75 m2),窄颈、宽颈分别占40.6%、59.4%,位于乙状窦上曲段、降段、下曲段者分别占59.3%、26.6%、14.1%.伴发乙状窦周骨壁缺失、同侧静脉回流优势、同侧横窦狭窄、板障静脉汇入憩室者分别占51.6%、60.9%、39.1%、20.3%.结论 成人SSD并不罕见,其形成可能与血流因素有关,与年龄因素无明显关联;CTA可显示SSD相关特征.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