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初次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2021)

引用 2|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究家族性分化型甲状腺癌(FDTC)与散发性分化型甲状腺癌(SD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 131I初次治疗的疗效差异。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进行 131I治疗的66例FDTC患者[男19例、女47例,年龄(39.8±11.7)岁]与1 701例SDTC患者[男442例、女1 259例,年龄(40.9±11.3)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间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单双侧、多灶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被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周围软组织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及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危险度分层(低危、中危、高危)等临床病理特征、术后 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和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抗体(ps-TgAb)水平及治疗后反应(疗效满意、疗效不确切、生化疗效不佳、结构性疗效不佳)。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和两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FDTC组与SDTC组比较,在双侧病灶[45.5%(30/66)与31.2%(530/1 701); χ2=5.999, P=0.010]、被膜侵犯[43.9%(29/66)与26.6%(452/1 701); χ2=9.672, P=0.002]及远处转移[15.2%(10/66)与6.2%(105/1 701); χ2=8.418, P=0.004]所占比例中较高;在危险度分层中,2组高危占比分别为18.2%(12/66)与9.2%(156/1 701),中危占比分别为68.2%(45/66)与72.7%(1 237/1 701),低危占比分别为13.6%(9/66)与18.1%(308/1 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898, P=0.030);但FDTC肿瘤最大径小于SDTC组[(1.24±0.74)与(1.50±0.92) cm; t=-2.275, P=0.020],余临床病理特征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 t=-0.804, χ2值:0.101~5.359,均 P>0.05)。术后ps-Tg、ps-TgAb水平及治疗后反应在2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0.059~1.915,均 P>0.05)。 结论:FDTC患者较SDTC患者的肿瘤更具侵袭性;2组患者初始治疗后疗效没有明显差异。
更多
关键词
Thyroid neoplasms,Radiotherapy,Iodine radioisotopes,Treatment outcom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