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D-二聚体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分评估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D-二聚体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D-NLR)评分评估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72例PDAC患者临床资料和术前实验室指标,计算NLR和DD-NLR评分.采用χ2检验分析D-二聚体、NLR及DD-NLR评分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总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逐步向后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NLR的最佳截断值为2.5,以此将PDAC患者分为NLR≤2.5组25例和NLR>2.5组47例.D-二聚体以试剂说明书提供的参考范围0.5μg/ml为最佳截断值,分为D-二聚体≤0.5μg/ml组22例和D-二聚体>0.5μg/ml组50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HR=10.744,95%CI:3.940~29.295,P=0.000)、远处转移(HR=4.48,95%CI:1.190~16.870,P=0.027)、DD-NLR评分(HR=1.807,95%CI:1.010~3.234,P=0.046)是影响PDAC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0.5μg/ml、NLR>2.5患者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D-二聚体≤0.5μg/ml、NLR≤2.5的患者(均P<0.01).DD-NLR评分0、1、2分组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DD-NLR评分可作为预测PDAC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