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伪狂犬病毒野毒株感染病例的病原学诊断

Hun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 Veterinary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对一例疑似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病原的分离培养.采集病猪的脏器,进行PRVgE基因的PCR检测,病料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并传代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PCR监测第3代、第5代和第7代培养物PRV的gE和gG基因核酸,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检测病毒在Vero细胞中的增殖动态.结果表明,病猪心脏、肺脏和脾脏为PRVgE基因核酸阳性,Vero细胞在接种病毒48 h,变圆、融合;第3代、第5代和第7代培养物中gE和gG基因核酸均为阳性,第7代培养物与PRV阳性血清呈特异性反应,病毒感染后第6 h、Vero细胞中即可检测PRV抗原,第24 h绝大部分细胞呈PRV抗原阳性.该病例为PRV野毒株感染,所分离的PRV毒株对Vero细胞适应力强.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