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克氏原螯虾养殖模式下幼虾生长、体成分和血淋巴生化指标的比较

Freshwater Fisheries(2021)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为几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模式的优劣提供数据参考,对池塘单养克氏原螯虾、虾鱼混养、虾蟹混养、稻虾养殖四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了其水体理化指标、幼虾生长、体成分、血淋巴生化等指标,试验周期60 d.结果 表明:体长和体重均呈现虾单养组>虾鱼组>虾蟹组>稻虾组;克氏原螯虾的体长增长率随时间大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体重增长率和特定增长率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虾单养组、虾鱼组及虾蟹组的体重增长率均在30 d达到最高,而稻虾组在40 d达到最高.四种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的体成分组成差异较大,全虾的粗蛋白含量虾蟹组显著高于另外三个组,粗脂肪含量虾单养组显著低于另外三个组,水分含量稻虾组显著高于虾单养组、虾蟹组,灰分稻虾组显著低于另外三个组.血淋巴生化指标分析表明虾蟹组和虾鱼组在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糖高于虾单养组和稻虾组,甘油三酯和转氨酶低于虾单养组和稻虾组.研究表明,从生长角度看虾单养组生长最快,从虾体成分看稻虾组最接近野生群体,从血清生化指标看虾蟹组最健康.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