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下金花茶的光合特性及品质分析

Guangxi Forestry Science(2021)

引用 2|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以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栽培模式下金花茶的光合特性及品质进行评价,以期为林下栽培金花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金花茶在模式1(密度6.0 m×7.5 m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林下套种2.0 m×2.5 m金花茶)和模式2(密度4.0 m×5.0 m印度紫檀林下套种2.0 m×2.5 m金花茶)下净光合速率(Pn)较高,生长更快;模式2下金花茶花蕾数量最多,花中总多酚(7.02%)及总多糖含量(3.26%)均较高,叶片中总黄酮(21.88%)和总多酚含量(3.39%)的整年平均值最高;模式3(密度5.0 m×6.0 m荔枝林下套种2.0 m×2.5 m金花茶)常年透光率较低,导致金花茶Pn低,生长缓慢,花蕾数量最少,花中总多酚含量较低,叶片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的整年平均值最小.金花茶适宜种植在一定栽培密度的落叶林下,落叶林春夏季枝叶茂密为金花茶遮荫,秋冬季落叶有利于金花茶吸收阳光,促进其在较低气温条件下生长、开花,提高金花茶花及叶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