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鲷苗种淡化技术研究

Journal of Aquaculture(2021)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黄鳍鲷(Sparus latus Houttuyn)属于鲈形目,鲷科,鲷属,俗称赤翅、黄脚立,通常生活在热带或温带浅海底层,喜栖息于海里的岩礁地区[1].黄鳍鲷具有较强的适应不同环境能力,同时还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和蛋白含量高等特点,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2].黄鳍鲷食性杂,身体呈青灰色,尾鳍边缘、臀鳍及腹鳍通常呈黄色,背鳍鳍棘与鳍条相连,头部细长,为吻长的3~4倍[3].目前海水鱼的养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海上网箱养殖,二是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相对较易管理,但也会受到天气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集体患病的现象发生,养殖风险较大;相对风箱养殖,池塘养殖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会小一些,风险较低鱼苗成活率高,但也存在鱼的品相和口感相对较差等问题[4].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