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次生生物煤层气形成途径研究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Oil & Gas Fields(2021)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利用淮南新庄孜煤矿采集的煤样、矿井水样开展淮南煤层生物产气的可行性研究及产气途径分析.实验样品采自A1煤层63301切眼,采深786 m煤样的工业组分包括煤样水分含量1.2% 、挥发分29.23% 、固定碳含量82.72%.实验对照组为矿井水样、煤样、缓冲试剂(N-TES)、O RP指示剂、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混合.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产乙酸菌抑制剂盐酸万古霉素、二氧化碳吸收液(反应器中内置NaO H溶液,与液体培养基隔离).经过56 d实验,整个反应过程pH值在7~7.9,适合微生物生存,TOC浓度保持在750~950 mg/L,底物相对充足,最终产气率对照组(0.36μL/g煤)>NaO H吸收液组(0.28μL/g煤)>盐酸万古霉素组(0.26μL/g煤),该结果表明淮南煤层可生物产气,同时存在乙酸氧化途径和CO2/H2还原途径,以乙酸途径为主.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