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批量缺陷的成因诊断分析和模拟试验研究

Power Capacitor &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2021)

引用 1|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拆解分析是验证电气设备缺陷原因的有效手段.GM开关站十余台同批次电流互感器投运后相继出现了电容量、介损试验不合格、油中溶解气体超注意值的问题.为探究其批量缺陷的成因,本文梳理了GM站问题互感器的缺陷表现特点,择取159间隔A相电流互感器进行了拆解分析.拆解过程中互感器各部件未见异常.鉴于此,本文利用两台LB6—110W互感器制备了"干燥不当"和"未真空注油"缺陷模型,构建了施压施流实验平台,模拟了电流互感器额定运行工况下缺陷的发展过程.模拟试验表明:外施电压和电流作用下,缺陷在较短时间快速发展,并表现出了电容量和介损数值明显增加,氢气含量过万μL/L、产气速率极快,甲烷次之,伴随产生少量乙炔的缺陷特点.对比缺陷发展特点,分析认为制造过程中注油环节未采取真空注油或者真空度不满足要求是互感器批量缺陷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缩短油中溶解气体检测周期、出厂时利用恒压恒流试验抽样检验等技术建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