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现状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2021)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病因及诊疗现状.方法 通过检索北京市出院病案首页,连续纳入2018年1-12月住院的缺血性卒中儿童患者,收集并分析患儿人口学信息、临床表现、卒中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入院后并发症、急性期治疗及出院时二级预防措施、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研究共纳入172例缺血性卒中患儿,男性103例(59.88%),女性69例(40.12%).中位发病年龄为9.0(6.0~11.2)岁,7~10岁和>10岁患儿比例较高,分别为34.30%和31.40%.最常见症状为偏瘫(160例,93.02%),其次为构音障碍(43例,25.00%),全脑症状包括意识水平下降和头痛,另外,29例(16.86%)患儿有癫痫发作.159例(92.44%)患儿至少发现一种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变为主要病因(133例,77.33%),其中最常见的为烟雾病(118例,68.60%);14例(8.14%)患儿有心脏疾病;13例(7.56%)患者未找到明确病因.急性期接受抗血小板治疗者30例(17.44%),抗凝治疗者9例(5.23%);出院时二级预防措施中仅11例(6.40%)接受抗血小板治疗,2例(1.16%)接受抗凝治疗.结论 该组儿童缺血性卒中病例发病高峰是学龄期,肢体瘫痪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烟雾病是主要病因.缺血性卒中患儿急性期及二级预防的抗血栓治疗均明显不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