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龙-Song Chay穹窿片麻状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微区微量元素研究

张斌辉, 何玉璠,邓平, 曾超

Mineral Exploration(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横跨中-越两国的都龙-Song Chay穹隆的核部杂岩发育了混合岩化作用.对穹隆核部的混合片麻岩和浅色花岗岩脉中锆石CL图像、U-Pb年龄和锆石微区微量元素组成的研究表明,锆石发育复杂的内部结构,可分为:继承锆石、深熔锆石、变质增生锆石.锆石核部为原岩继承锆石,一般较明亮且具有最高的Th/U比值,最低的U含量和较高的∑REE、LREE含量,获得的年龄为前寒武纪年龄,代表了混合岩的原岩年龄;深熔锆石具有振荡环带,次高的Th/U比值和最低的∑REE、LREE含量,在混合片麻岩和浅色花岗岩中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422±6)Ma、(423±6)Ma,代表了都龙-Song Chay穹隆发生深熔作用的时间,与区域上碰撞-岩浆事件时间一致;变质增生锆石产于锆石边部,颜色较暗且不具环带,具有最低的Th/U比值,最高的U含量和较高的∑REE、LREE含量,获得的年龄反映了后期区域变质作用事件.因此,都龙-Song Chay穹隆核部的花岗质杂岩大部分实为前寒武纪地壳物质在加里东期深熔作用的产物,并受到了印支运动的影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