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不同扫描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2021)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不同扫描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7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脏CT造影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分为LVEF正常组(LVEF≥50%, n=43)、LVEF降低组(LVEF为<50%, n=29),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30例既往身心健康、无心血管病史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常规扫描检查、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与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检查,比较三组受试对象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Ve/Va、收缩期最大峰值应变(GLS)、左心室轴向整体收缩期最大峰值应变(GCS)、左心室整体扭转度(ROT)、舒张早期应变率(GSRe)、舒张晚期应变率(GSRa)。以心脏CT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不同扫描技术对CHF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准确率。 结果:对照组、LVEF正常组、LVEF降低组的LAD、LVDd、LVDs、LVFS、前壁和下壁Ve、Ve/Va依次明显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LVEF正常组、LVEF降低组GLS、GCS、ROT、GSRe、GSRa依次明显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超声、TDI、2D-STI评估CHF左心室功能的准确率分别为76.39%(55/72)、84.72%(61/72)、93.06%(67/72)。 结论:与超声常规扫描技术、TDI比较,2D-STI在CHF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准确率更高,或可作为CHF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的有效手段。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