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打击型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分析

陈为民,刘珊,林玲, 林芸, 尚晋,杨彤, 魏天南,王志红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2021)

引用 0|浏览4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双打击型高危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探讨高危细胞核型对MM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73例高危M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染色体核型,根据梅奥mSMART 3.0分期系统的定义,将患者分为双打击组(28例)和非双打击组(45例)。结果:15例双打击型与26例非双打击型患者接受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8.0和22.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10.0个月和未达到。10例双打击型与12例非双打击型患者接受RV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化疗,中位PFS分别为12.0和24.0个月,中位OS分别为14.0个月和未达到。无论接受硼替佐米为主方案或RVD方案化疗,双打击组患者的OS和PFS均短于非双打击组(均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细胞遗传学异常、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β2微球蛋白和钙与高危MM患者的PFS有关(均 P<0.05),细胞遗传学异常、R-ISS分期和β2微球蛋白与高危MM患者的OS有关(均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细胞遗传学异常是高危MM患者OS和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双打击型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是非双打击型患者的3.160倍(95% CI:1.364~7.318),死亡风险是非双打击型患者的2.966倍(95% CI:1.205~7.306);钙是高危MM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钙≥2.75 mmol/L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是<2.75 mmol/L患者的2.667倍(95% CI:1.209~5.883)。 结论:双打击型患者是高危MM中预后很差的一个特殊群体,易早期复发和进展,患者生存时间短。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Multiple myeloma,Bortizomib,Prognosism,Double-hit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