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力活动变化趋势特征及其对体适能影响的追踪研究

China Sport Science(2018)

引用 7|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自学龄前至小学阶段的3年间儿童静态行为与各强度体力活动水平的总体变化趋势与特征,分析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不同变化趋势、追踪阶段BMI分组对儿童体适能各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方法:在上海市7所幼儿园募集的共306名学龄前儿童中,参与基线与追踪两阶段研究的有效受试对象为127名(男童79名,女童48名),两阶段采用美国产ActiGraphGT3X+客观测量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并完成相应年龄段的力量素质、速度/灵敏素质、柔韧素质、有氧耐力等各项体适能测试.以3年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变化趋势分组、BMI分组为自变量,追踪阶段体适能指标成绩为因变量,基线体适能指标成绩为协变量,进行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无论学习日或双休日,儿童在基线阶段的静态行为时间显著低于追踪阶段,而低强度体力活动(LPA)时间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则显著高于追踪阶段(均P<0.01).男童学习日和双休日MVPA时间均显著高于女童(t=3.55,P<0.01;t=2.86,P<0.01).MVPA趋势分组、BMI分组对男童握力影响的主效应显著(F=2.736,P<0.05;F=4.753,P<0.05);MVPA趋势分组、BMI分组对男童上肢腰腹力量影响的主效应与交互作用均显著(F=3.126,P<0.05;F=5.705,P<0.05;F=7.038,P<0.01);MVPA趋势分组对男童速度/灵敏素质影响的主效应显著(F=3.463,P<0.05).MVPA趋势分组、BMI分组对男童有氧耐力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F=2.837,P<0.05).结论:3年间,儿童在学习日、双休日的静态行为时间呈显著上升趋势,而LPA、MVPA时间均呈显著下降趋势.随年龄增长,儿童学习日的LPA、MVPA时间相关性显著,而静态行为时间相关性不显著.持续活跃的MVPA水平或提升MVPA时间对于男童的握力、上肢腰腹肌肉力量、速度/灵敏素质均具有正向积极影响.提升MVPA时间对正常体重男童的上肢腰腹肌肉力量、有氧耐力水平具有正向积极影响,但对于超重肥胖男童则不显著.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