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高寒草原紫花针茅群落特征的时间变化

Ying LIN, Ochir,Li FENG,Manley,Chengcang MA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6)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考察退牧还草制度的实施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分别于2006年(制度开始实施)和2014年对天山南坡高寒草原紫花针茅群落开展了物种组成、多样性与生物量的时间变化调查.研究发现,2006年紫花针茅草原的植物多达16种,优势种为新疆冰草,杂草类植物种类较多;2014年的植物种类下降到10种,优势种变为紫花针茅,高寒草原退化标志物天山赖草、绢毛委陵菜等的重要值大幅度下降,7种杂草类植物几乎消失.2014年紫花针茅草原的鲜草量较2006年下降了53.7%.群落多样性方面,2014年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低于2006年.这些结果都表明,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后的8a中,天山南坡高寒草原紫花针茅群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恢复的迹象.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