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甲乌拉铅锌银矿区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约束

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16)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内蒙古满洲里地区的甲乌拉铅锌银矿区的成岩、成矿事件及其相互关系目前仍有很大争议.文中对矿区内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石英斑岩、闪长玢岩开展详细研究.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区致矿侵入体之一石英斑岩形成于(129±4.8) Ma,成矿晚(或后)期的闪长玢岩形成于约(124±2.5)Ma;认为铅锌银等成矿作用应发生于(129±4.8)~(124±2.5) Ma,为早白垩世末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石英斑岩具有高硅、高钾、贫钙等特征,TAS图上属于亚碱性系列,硅-铁镁图上属于钙碱系列,硅钾图上属于高钾钙碱系列.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且具有低Sr、高Y等特征.闪长玢岩同样展现出高钾、高铝、贫钙特征,TAS图上属于亚碱性系列,硅铁镁图上属于拉斑系列;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明显负铕异常,但稀土总量较高;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同具有低Sr、高Y等特征.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石英斑岩具有火山弧的特征,主要来源于壳源的熔融;闪长玢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弧的特征,主要来源于地幔的熔融,但经历了壳源的混染上述岩浆与甲乌拉的铅锌银矿;推测应为蒙古—鄂霍次克洋由俯冲向陆陆转换阶段产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