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退化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特征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8)

引用 4|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生物量碳密度是生态系统表征碳截存能力的重要功能特征之一.为明晰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特征,选取源区内3个县(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的退化天然草地(黑土滩)、退化人工草地、未退化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样区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其碳密度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黑土滩”地上生物量高于退化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黑土滩”活根和死根生物量都低于天然草地和退化人工草地.退化人工草地、“黑土滩”和天然草地的总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719.47、706.57和2 233.09g/m2.草地退化不仅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分配,而且改变了地上部分、活根和死根中的碳密度分配比例.退化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活根和死根碳密度占总生物量碳密度的90%以上,“黑土滩”活根和死根碳密度占79.41%.活根碳密度与总生物量碳密度的比值在3种不同草地群落间的变化较地上植被和死根的大,因此,活根碳密度比例可以作为草地退化的敏感指标.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black soil land,biomass carbon density,natural grassland,degraded artificial grassland,"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