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熟湖相页岩内运移固体有机质和有机质孔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油层组页岩为例

Acta Petrolei Sinica(2018)

引用 9|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富有机质页岩中的有机质孔是页岩储层中重要的孔隙类型,有机质孔的数量、孔径大小和分布特征对页岩油气的吸附和储集能力、储层渗透性、页岩油气赋存状态和含量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氩离子抛光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油层组页岩中的固体有机质和不同有机质中有机质孔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延长组长7油层组页岩的成熟度较低(Ro为0.62%~0.85%),固体有机质中的有机质孔比较发育,有机质孔的分布和发育程度具有明显的非均一性.运移固体有机质常充填于粒间孔、黄铁矿集合体粒内孔、溶蚀孔中,运移固体有机质中有机质孔较发育,孔径相对较大,孔隙数量多,而近似平行层理定向富集的干酪根中有机质孔数量相对较少或不发育.有机质孔的孔径主要介于6~60 nm、占总数的84.9%,多数有机质孔的孔径小于30nm,孔径大于100 nm的孔隙仅占总数的6.1%,最大孔径可达1μm以上,不同样品的有机质孔孔径分布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固体有机质的类型及其与无机矿物间的关系对页岩中有机质孔的发育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运移固体有机质含量越高,有机质孔越发育.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shale,Ordos Basin,Chang 7 oil-bearing formation,migrated solid organic matter,organic pore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