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朱诺斑岩型Cu-Mo矿床成矿斑岩金红石成因及找矿指示意义

Acta Geologica Sinica(2018)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西段新发现的朱诺铜矿床是具有大型规模的斑岩铜钼矿床.金红石是斑岩铜矿床中最典型的副矿物之一,对其成分和结构特征的研究能反演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并确定斑岩铜矿的主矿体.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的基础上,对钾化带成矿斑岩(黑云花岗闪长岩)中金红石的研究表明:金红石主要与磁铁矿(Ⅰ类)、赤铁矿共生(Ⅲ类),常形成固溶体分离结构并分布在黑云母裂隙及附近;其次呈板状(长10~80μm,宽3~10μm)、颗粒状(粒径10~40μm)、不规则状独立分布在石英硫化物脉中(Ⅱ类).Ⅰ类金红石是由钛磁铁矿在富S条件下反应形成的;Ⅲ类金红石由钛铁矿在富氧条件下反应形成的;Ⅱ类金红石是由含Ti的热液结晶沉淀而来的.成矿斑岩全岩中TiO2的含量为0.66%,为金红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成矿斑岩金红石中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其成分除含有约94%的TiO2外,还含有V2O3,Nb2O)5,FeO,WO3,CaO),SiO2,Al2O3,ZrO)2,几乎不含或很少含MgO和MgO.金红石中V2O3范围为0.20%~2.39%,平均为0.49%,Nb2O5的含量范围为0.20%~4.63%,平均1.25%,WO3和FeO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和1.81%,且有约0.05%的ZrO)2异常.利用金红石找矿方法开展朱诺矿床外围找矿时,首先必须考虑金红石中V2O3的含量(>0.2%,Ⅱ类金红石>0.5%),在此基础上考虑Nb的含量(>0.2%,乙类金红石>2.6%),同时考虑W,Fe偏高,Zr异常的特点.对Ⅱ类金红石还需要额外考虑其粒径大于10μm.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