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巴山前陆冲断褶皱带断裂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保存研究

Acta Geologica Sinica(2017)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南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位于城口断裂与铁溪-巫溪断裂之间,为研究该构造带断裂对烃类运移及构造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本文对该构造带内断裂流体的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区断裂流体碳氧同位素整体较围岩更为分散,δ”CPDB介于-2.9‰~3.9‰之间,属正常海相碳酸盐层的碳同位素值,坪坝断裂附近δ13 CPDB呈明显亏损,具外来流体混合的特征.流体包裹体为含烃的气液二相盐水包裹体,气相成分为CH4,液相为H2O.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城口断裂附近最高,主要为311~336℃,频率峰值温度为328℃;往南叠瓦带流体均一温度主要位于183~269℃之间,峰值为230℃,断褶带峰值为213℃,滑脱褶皱带为170℃,整体表现为向盆内方向降低.盐度主要为4.43%~8.6% NaCl.研究表明,城口断裂作为大巴山构造带南北分界的主干断裂,古流体的形成温度和热演化程度最高,且从盆地向北至城口断裂,各构造带流体的热演化程度、成岩温度、古流体压力均逐渐升高,说明随着构造活动的增强,构造带中的流体更为活跃,持续时间更长,导致流体形成的深度和温度变化较大.构造带内的流体总体上形成于封闭体系,在主构造应力的驱动下,盆地深部含烃流体沿断裂向浅部运移,并与浅部地层流体发生混合,运移通道整体处于封闭状态;而构造带内的一些次级断裂,因其形成的时间以及向下延伸的深度不足以触及下古生界烃源岩层,因此其对流体封闭性的影响有限.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the southern Daba Shan foreland thrust-fold belts,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fault fluid,fluid inclusion,fault sealing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