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渗流新模型分析页岩气流动影响因素及规律

Natural Gas Geoscience(2018)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储层条件下Langmuir吸附模型不足以描述页岩气的超临界高压吸附特征,故含Langmuir吸附模型的渗流方程不利于描述超临界高压吸附解吸作用下页岩气的流动特征,因此建立了考虑超临界高压吸附模型的页岩气渗流方程,并与考虑Langmuir吸附模型的渗流方程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渗透率、孔隙度及吸附解吸作用对页岩气流动的影响规律及程度.研究表明:与Lang-muir吸附模型相比新吸附模型能更加准确地描述页岩的超临界高压等温吸附特征;基于新吸附模型的渗流方程拟合实验结果的精度更高,更利于描述吸附解吸对流动的影响;当平均压力下降小于32.70%时,日产量影响程度排序为渗透率>孔隙度>吸附解吸作用;当平均压力下降为32.70%~42.58%时,日产量影响程度排序为孔隙度>渗透率>吸附解吸作用;当平均压力下降大于42.58%时,日产量影响程度排序为孔隙度>吸附解吸作用>渗透率;孔隙度、渗透率仍为页岩气传质输运的主控因素,但不可忽略吸附解吸作用对页岩气井生产中后期的影响.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Shale,Adsorption,Supercritical,Influence factors,Porous flow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