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期碳酸盐型尾矿重金属释放机制——柱淋滤实验研究

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2019)

引用 1|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碳酸盐型尾矿在缓冲期/中性矿山废水(NMD)释放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易被忽视.本文以广西大厂锡石-硫化物尾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柱淋滤实验方法,探讨碳酸盐型尾矿在缓冲期重金属的释放机制,为此类型尾矿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大厂尾矿在缓冲期(约7年,pH值为6.6 ~8.0)存在Sb、Zn、Cd、As(Pb)释放污染问题.在尾矿堆放初期(0.5年,pH值由7.6降至7.2),Zn、Sb、Cd快速、大量释出;中期(0.5 ~2.5年,pH值由7.2波动升高至8.0),Sb较平稳释出;后期(2.5 ~7年,pH值变化范围为8.0~6.6,呈降低趋势),受气温及pH值影响,As、Sb(Pb)呈波动或间歇振荡释出,即在夏季高温、pH值较高时,释出元素浓度较高,反之,在冬季低温、pH值较低时,释出元素浓度较低.重金属的释放与尾矿中硫化物的氧化程度高低及氧化先后顺序有关.这些矿物的氧化顺序大致为:闪锌矿(Zn、Cd)、辉锑锡铅矿(Sb)→脆硫锑铅矿(Sb)→毒砂(As)、方铅矿(Pb).因此,对于(广西大厂)碳酸盐型尾矿在缓冲期的重金属污染应分阶段、季节(夏季),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缓冲期(7年)后应注意尾矿酸性矿山废水(AMD)+重金属(如As、Sb)复合污染的防治.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