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霾研究进展及公共安全影响应对

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2019)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在对我国霾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成因及预报技术研究等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霾对公共安全特别是公共卫生健康和交通运输的影响,从预防和治理霾影响公共安全的角度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分析表明:近50 a来,我国霾呈现总体增加的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大部分地区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霾日数分布呈现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的特征.霾的形成污染源是内因,气象条件是外因.霾的发生与城市化程度、气溶胶浓度、空气中的细粒子浓度、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浓度等呈正相关关系,霾天气发生时气溶胶粒子的吸湿增长会显著影响其消光特性.科学防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建立更具权威性、系统性、有效性及可操作性的霾及其灾害影响公共安全的防治体系.未来应从环境角度和污染源对霾的贡献率等方面加强霾的研究.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