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原西部延长组长61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特征

Chengrong TUO,Qi WANG,Xiaofeng MA,Dongxu MA,Bing TIAN, Yong XU, Hongjie JI,Lewei HAO, Ruiliang GUO

Contributions to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2018)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针对姬原油田西部区块长61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较复杂的问题,文章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资料分析手段,对其成岩作用和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研究区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为主.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胶结、溶蚀和交代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降低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通过成岩作用、储层物性和沉积相综合研究,划分出了4种主要的成岩相:弱压实—强溶蚀相;中等溶蚀—硅质胶结—高岭石充填相;中等压实—弱溶蚀相和强压实—碳酸盐胶结相.最后结合储层常规测井特征对各成岩相在剖面上分布规律、组合模式进行分析表明,研究区长61储层在剖面上的岩相组合模式主要有侧向封堵式、同心环式和纵向互层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