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段博克图地区晚石炭世花岗岩的成因:来自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及Lu--Hf同位素证据

Global Geology(2018)

引用 2|浏览13
暂无评分
摘要
大兴安岭北段博克图地区高吉山岩体的岩石类型为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高吉山岩体形成于晚石炭世(~311 Ma).地球化学数据显示碱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钾,贫铁、 镁的特点,且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明显[(La/Yb)N=5.00~14.19],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及P元素等,具有负铕异常(Eu/Eu*)=0.47~0.72,∑REE为49.07×10-6~139.30×10-6,LREE/HREE=7.93~13.98.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显示碱长花岗岩具有正的 εHf(t)值(+8.46~+12.94),和较年轻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501~783 Ma).结合相关区域地质研究,认为大兴安岭北段晚石炭世高吉山岩体是新元古代从亏损地幔中新增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与古亚洲洋的俯冲作用有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