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浅层特征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互花米草遥感监测方法

Marine Sciences(2019)

引用 1|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基于2018年10月份黄河口入海两侧的LANDSAT8 OLI影像,提取植被指数和缨帽变换分量共9维光谱特征,构建融合浅层特征的8层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分类模型,开展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遥感监测的方法研究,并从不同的浅层特征来具体分析互花米草的监测结果.结果表明:(1)在分类方法上,DCNN模型的总体分类精度最高,达到90.33%,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器相比,精度分别提高4.78%、2.7%,互花米草的生产者精度分别提高了2.56%、0.47%,说明在滨海湿地遥感影像分类中,DCNN有着更好的应用潜力;(2)融合浅层特征后,DCNN的总体分类精度和互花米草的识别精度分别提高了0.34%和3.25%,有效提高了对互花米草的监测能力.其中,融合归一化植被水分指数(NDII)浅层特征的DCNN分类方法中,互花米草的识别精度提高最多,为2.56%,比值植被指数(RVI)次之,为2.32%.研究结果可为互花米草的监测与管理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