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葡萄孢菌及其抗短梗霉素突变体AUR1基因序列及其酶活性的分析

Microbiology(2016)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灰葡萄孢菌及其抗AbA突变体AUR1基因序列与IPC合成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野生型及突变体的AUR1的基因序列,高效液相荧光色谱法测定IPC合成酶活力,苯甲酰化法测定神经酰胺含量.[结果]AUR1基因序列和IPC合成酶活性测定表明4株不同的突变体均产生了对IPC合成酶抑制剂AbA的抗性,它们的突变类型为:(1) AUR1序列中缺失内含子;(2) AUR1序列中缺失内含子和P155S氨基酸突变;(3) AUR1序列中缺失内含子和V33A的氨基酸突变;(4)AUR1序列中缺失内含子和P155S、S177P、F237L的氨基酸突变.AUR1缺失内含子和既缺失内含子又伴随P155S氨基酸突变的突变体的AbA抗性较强.神经酰胺含量测定表明野生型IPC合成酶被抑制,导致神经酰胺积累,而突变体则能抵抗AbA对IPC合成酶的抑制作用.[结论]AUR1基因中的内含子对IPC合成酶的调控起重要的作用.AbA通过抑制IPC合成酶引起神经酰胺积累,IPC合成酶是鞘脂代谢的关键酶.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