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2019)

引用 4|浏览2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保山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保山等边远山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6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法(PPS)进行抽样,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全市20个乡镇(街道)的7 594名15~69岁常住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开展调查.慢性病防治素养监测问卷来自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共10道题.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常住居民7 594人,回收有效问卷7 542,回收率为99.32%.城市人口占29.01%、农村人口占70.99%;男性占49.48%、女性占50.52%;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4.7±12.7)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比例较高(分别为35.68%、32.43%).“水果和蔬菜的营养成份相近,可以用吃水果代替吃蔬菜”“儿童青少年也可能发生抑郁症”2个问题正确率分别为66.56%、77.95%,其余8个防治问题正确率均低于47%,“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正确认知”正确率最低仅为9.11%.调查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总体水平为2.73%,其中城市居民(6.90%)明显高于农村(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患慢性病种类人群的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5~24岁年龄组人群最高(4.78%),大专或本科及以上最高(11.51%),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人群防治素养最高(1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OR=1.408,95%CI:1.203~1.648)是影响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积极因素,农村(OR=0.340,95%CI:0.227~0.511)、农民(OR=0.476,95%CI:0.311~0.728)是影响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消极因素.结论 云南保山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总体水平低,城市和农村素养水平差距明显,职业人群中农民水平相对较低,应及时加强农村、农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