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在寨卡病毒病诊断上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7)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核酸检测技术测定不同样本对我国输入性寨卡病毒(Zika virus)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探讨核酸检测寨卡病毒临床标本的适用性.方法 收集医院2016年2月-10月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的血液、唾液和尿液,用于寨卡病毒核酸检测.记录和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 血液、唾液和尿液寨卡核酸首次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1.5%、76.9%和76.9%;血液、唾液和尿液的核酸总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1.5%、84.6%和100%;血液、唾液和尿液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平均分别为2.62、5.69和11.62天,血液没有1例阳性持续时间超过1周,唾液阳性持续时间没有1例超过10天,而尿液有11例核酸阳性超过1周(其中6例超过10天).随着病程的发展,各样本的检出率也在下降,发病后第3天和第7天采样时,血液、唾液、尿液核酸阳性率分别为25%、100%、100%和7.7%、46.2%、84.6%.少数尿液标本检测阳性有一定滞后现象.结论 检测尿液中寨卡病毒核酸具有检出率高、持续时间长的优点,应作为临床诊断寨卡病毒病的主要方法,但在发病早期仍然有必要采集血液、唾液和尿液进行多样本同时检测寨卡病毒核酸.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