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与治疗探讨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4)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胆石症胆道感染的病原学现状,并予以相应的措施进行诊治,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370例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PPM 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370例胆石症患者中发生胆道感染79例,感染率为21.35%;共检出病原菌7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占40.51%,前3位菌依次为粪肠球菌、酿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3.92%、11.39%、11.39%,革兰阴性菌47株,占59.49%,前3位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8.99%、16.46%、11.39%;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在0~11.11%,另外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3.33%、22.22%,克雷伯菌属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15.38%;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头孢米诺的耐药率较低,均在0~11.11%,且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8.18%、11.11%,酿脓链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1.11%。结论胆石症并胆道感染病原菌以为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要加强监管和治疗。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