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类鼻疽临床分离株核糖体16S-23S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多态性分析

Disease Surveillance(2017)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海南省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核糖体16S-23S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多态性及基因型特征,了解该省与其他类鼻疽流行区菌株间的遗传背景差异.方法 PCR扩增272株类鼻疽伯克菌的ITS片段并通过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产物长度;通过DNA测序及序列比对确认不同长度ITS的基因型及序列一致性;通过x2检验分析不同流行区ITS型别的分布差异.结果 经毛细管凝胶电泳及DNA测序确认,272株类鼻疽伯克菌中发现C、E、CE、G4种ITS基因型:C型64株(23.53%),E型144株(52.94%),CE型56株(20.59%),G型8株(2.94%).序列比对证实,海南省类鼻疽伯克菌中各型别(C、E、G) ITS序列高度保守,不同型别ITS的长度变化由其主要变异区的序列差异引起.我国海南省与泰国流行区的ITS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96,P<0.05),与澳大利亚流行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5.521,P>0.05).结论 海南省类鼻疽伯克菌临床菌株中存在C、E、CE、G4种ITS基因型,C、E、CE为优势型别;与泰国、澳大利亚等传统流行区相比,其G型菌株比例较高.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16S-23S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Genetic characteristic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