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电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初探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2017)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电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拟行冻胚移植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96人为研究对象,共计145个周期.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及不孕年限等情况.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将其分为3组,A组:子宫内膜厚度≤3 mm,共12个周期;B组:3 mm<子宫内膜厚度≤5 mm,共60个周期;C组:5 mm<子宫内膜厚度≤7 mm,共73个周期.所有患者均于月经第5~7天应用PHENIX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U8,予以阴道及“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及“肾俞”等部位低频脉电刺激治疗(交流电,频率:40 Hz,脉宽:250 μs,每次30 min),1次/d,5~8次为1周期.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 结果 3组患者年龄、BMI及不孕年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9);治疗前后双侧子宫动脉RI亦无显著变化(P>0.05).B组与C组治疗后内膜厚度均显著增加[B组:(3.91±0.07) mmvs.(6.32±0.15) mm,C组:(5.39±0.07) mm vs.(7.77±0.12) mm,P均<0.01],双侧子宫动脉RI则显著下降[左侧RI:B组(0.90±0.04) vs.(0.87±0.05),C组(0.88±0.04) vs.(0.84±0.05);右侧RI:B组(0.90±0.04) vs.(0.87±0.05),C组(0.88±0.05) vs.(0.84±0.05),P均<0.01]. 结论 低频穴位电刺激对内膜厚度为3~7 mm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但其长期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