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由丁酸梭菌引起婴儿E型肉毒中毒实验室诊断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2020)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对一起疑似婴儿肉毒中毒进行实验室诊断研究.方法 对1例疑似婴儿肉毒中毒病例的粪便、食用过的食品和生活环境涂抹共计30份标本/样品进行梭菌分离鉴定及肉毒毒素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产毒试验.结果 将患儿粪便标本培养物上清液腹腔注射小鼠后可致小鼠出现典型肉毒毒素中毒表现(竖毛、呼吸困难并出现典型的蜂腰、四肢麻痹),继而死亡,且培养物上清液经胰酶处理后毒性增强,表现为小鼠出现中毒及死亡时间较未处理组明显缩短.但培养物上清液经100℃加热处理后再次染毒动物,小鼠未出现中毒和死亡.混合型肉毒毒素诊断血清及单价抗E型内毒毒素诊断血清可对小鼠起到保护作用.从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G+芽胞杆菌,该菌在哥伦比亚血平板上呈不规则半透明扁平菌落,边缘根状生长,并携带E型肉毒毒素产毒基因,16S rRNA将其鉴定为丁酸梭菌,产毒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可产E型肉毒毒素.结论 该起婴儿中毒事件是由感染产E型肉毒毒素的丁酸梭菌引起.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type e botulinum neurotoxin,clostridium butyricum,infant botulism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