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8年广州市市售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监测结果分析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20)

引用 2|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2006-2018年广州市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污染水平,为水产品VP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市11个区的餐饮单位、批发市场、肉菜市场、超市、零售店和网店等场所分季节采集2 646份不同种类水产品样品开展VP检测.VP检出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VP总体检出率为21.39%(566/2 646).其中,2015年VP检出率最高(70.00%),2008年VP检出率最低(3.23%).不同种类、不同采样地点、不同加工售卖方式和不同季节VP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淡水产品和海产品V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81,P=0.048.甲壳类VP检出率最高,为30.68%;鱼类检出率最低,3大类样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93,P<0.001).肉菜市场VP检出率最高,为28.64%;其次为超市;零售店检出率最低.6个采样地点VP检出率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112.600,P<0.001).生鲜类VP检出率最高(28.01%),其次为生食类(11.85%),熟制类检出率最低(6.67%).不同加工售卖方式V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100,P<0.001).第3季度VP检出率最高,为25.20%;其次为第2季度;最低为第1、4季度.4个季度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23,P<0.001).结论 广州市市售水产品存在较高的VP污染,水产品检出率有明显的样品种类、采样地点、加工售卖方式和季节差异,甲壳类、生鲜类水产品以及肉菜市场、第3季度检出率更高.提示应加强综合监管,针对消费者开展健康教育及食品安全风险预警.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