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凋亡的影响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20)

引用 3|浏览1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5、10、20、50μmol/L浓度的吡格列酮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以CKK-8法分别在1、2、3、5 d后检测PANC-1细胞增殖情况,筛选合适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将体外培养的PAN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药物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ANC-1细胞凋亡情况、观察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免疫印记(WB)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p27、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半胱天冬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20μmol/L的吡格列酮处理PANC-1细胞2 d后,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61.91±8.54)%,选定吡格列酮浓度为20μmol/L,作用时间为2 d进行后续研究.药物处理后,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吡格列酮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69.69±9.39)%vs.(49.03±10.21)%,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6.83±8.89)%vs.(22.89±9.60)%、G2/M期比例明显减少(22.69±9.39)%vs.(27.03±10.21)%,早期凋亡率(29.8±4.9)%vs.(6.9±6.2)%、晚期凋亡率(31.3±4.3)%vs.(13.1±5.2)%均显著增加,PPARγ(3.15±0.15)vs.(1.67±0.12)、p27(1.62±0.18)vs.(0.75±0.22)、caspase3(1.06±0.21)vs.(0.48±0.1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Cyclin D1(0.10±0.02)vs.(2.09±0.19)、Bcl-2(0.69±0.13)vs.(1.98±0.36)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溶剂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以抑制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信号通路,促进其下游p27信号通路、凋亡通路激活实现的.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