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深圳市福田区致泻性大肠杆菌监测结果分析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19)

引用 1|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致泻性大肠杆菌(DEC)在腹泻人群中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哨点医院收集2015-2017年腹泻门诊标本1 268份,采用分离培养和PCR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致泻性大肠杆菌,用SPSS 19.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50例患者分离出DEC,2015、2016、2017年分别为22、15、13例,DEC分离率分别为3.4%、5.6%、3.8%,不同年份的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49,P=0.294).其中2例患者分别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和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EPEC和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合并感染.共52株DEC,EPEC和ETEC是主要的检出型别,分别占DEC的38.5%(20/52)和36.5%(19/52),其次为EA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所占比例分别为15.4%、7.7%和1.9%.5-10月的分离率为6.1%,明显高于其他月份(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9岁、≥下年龄组的分离率分别为7.7%、4.9%和4.2%.结论 EPEC和ETEC是福田区DEC感染的主要型别,5-10月份是感染的高发时间,0~5岁和60岁以上人群是DEC感染的高发人群.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