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埃及伊蚊地理分布与季节消长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2018)

引用 3|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埃及伊蚊的分布情况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疾病的防治研究及媒介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云南省22个监测县(市、区)登革热媒介监测数据,对有埃及伊蚊分布地区的数据,采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云南省22个登革热媒介监测县(市、区)中,发现埃及伊蚊的有景洪、勐腊、勐海、瑞丽、耿马、盈江、陇川和沧源8个县(市),共监测796点次,调查40159户,1677户有埃及伊蚊;调查积水容器66192个,其中有埃及伊蚊孳生的容器2211个;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5.51,容器指数为3.34%,房屋指数为4.18.BI最高为耿马县(10.80),最低为陇川县(0.34);埃及伊蚊幼虫密度高峰期为5-7月,最高峰为6-7月;幼蚊孳生容器以水桶、轮胎、废弃瓶罐为主,其中在水池(缸)和花瓶内有埃及伊蚊孳生最多的为景洪市,而在轮胎、水桶、废弃瓶罐内埃及伊蚊孳生最多的均为瑞丽市;8个县(市)埃及伊蚊幼蚊季节分布及孳生容器类型略有差异.结论 临沧市的埃及伊蚊已向半山区芒卡镇、丘陵地区耿马县城和沧源县城扩散,埃及伊蚊"上山",向内地深入,对云南省登革热的防控工作将产生深远影响;埃及伊蚊幼蚊的孳生习性及季节分布有一定差异,在登革热防控工作中,应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措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