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地区12~35月龄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养育行为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Health(2020)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北省平山县、河南省卢氏县、江西省于都县、贵州省三穗县和四川省通江县贫困农村地区12≤月龄≤35仅父亲外出打工和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儿童看护人养育行为差异.方法 在上述5个贫困县,采用分层抽样获得调查村,对村中所有12≤月龄≤35留守儿童养育行为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并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留守家庭类型对看护人养育行为的影响.结果 研究共纳入留守儿童680人,其中68.5%的调查儿童父母均外出务工,祖辈看护人占73.0%.在儿童12≤月龄<24和24≤月龄≤35,在控制了看护人性别、民族、是否抑郁、地区及经济情况等因素后,仅父亲外出打工家庭的留守儿童接受"早期启蒙和回应性养护"养育行为分别是父母均外出打工家庭留守儿童的2.81倍(95%CI=1.67~4.73)和3.16倍(95%CI=1.81~5.49),仅父亲外出打工家庭的留守儿童接受至少2种积极养育行为的情况分别是父母均外出打工家庭留守儿童的2.59倍(95%CI=1.55~4.35)和2.77倍(95%CI=1.57~4.92).在儿童24≤月龄≤35,仅父亲外出打工家庭的留守儿童看护人实施"儿童拥有图书"行为是父母均外出打工家庭儿童的1.89倍(95%CI=1.09~3.29).结论 不同的留守类型对儿童看护人养育行为存在影响,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儿童的看护人养育行为劣于仅父亲外出打工儿童.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