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1年汕头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与病原菌检测分析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formation(2016)

引用 5|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汕头市3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概况,尤其是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情况,为食物中毒的判定、治疗、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进行食物中毒的诊断与判定;依据GB/T4789标准和常规食物中毒检验程序操作,对疑似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检验.结果 3年食物中毒送检标本共52份,检出致病菌14株.由混合菌株引起的食物中毒I起.食物中毒检出率最高的是副溶血性弧菌(11.5%)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5%),其次是沙门菌(1.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9%).食物中毒发生时间主要在第2、3季度(35.7%);发生场所主要在企业食堂(71.4%),其次是城区餐饮单位(14.3%)和学校食堂(14.3%);采集样品检出率是以肛拭子样本最高(55.0%),其次是可疑剩余食物(27.3%)).结论 汕头市3年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多发生在第2、3季度.应重点加强企业食堂的监督管理措施,完善食物中毒预警机制,预防和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