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孕早中期孕妇睡眠质量现况及相关的社会结构性因素

Shangha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8)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孕早、 中期孕妇的睡眠质量及其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妇幼保健服务改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2家接产医院首次建卡的孕早、 中期孕妇,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价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学历、 工作状况、 家庭经济水平、 户籍、 在上海居住时间等社会结构性因素,以及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的多种混杂因素.[结果]被调查孕妇总体睡眠障碍检出率为58.3%,主观睡眠质量差和白天功能紊乱是主要问题.与在上海居住小于5年的孕妇相比,在上海居住26年及以上的孕妇睡眠障碍可能性增加36.1%;与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孕妇相比,家庭年收入为10万~20万元者睡眠障碍可能性增加29.5%;与有固定工作的孕妇相比,没有工作的孕妇睡眠障碍可能性增加18.1%.[结论]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坏境下,上海地区孕早、 中期孕妇的睡眠质量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应重点关注那些没有工作、 家庭年收入中等、 在上海居住时间较长孕妇的睡眠健康.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