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跨境食物中毒事件病原学及毒力基因检测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2018)

引用 0|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对一起跨境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毒力基因确认,同时进行同源性分析,寻找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方法 参照2017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和试剂盒说明书对病例阳性标本进行PCR检测、血清分型及PFGE分析.结果 病例的8份粪便标本检测为诺如病毒及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均阴性,其中6份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血清型均为O1:K25,均携带毒力调控基因(toxR)、耐热直接溶血素毒素(tdh)和不耐热溶血毒素(tlh)三种毒力基因,且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结合相关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经实验室检测确认,引起此次跨境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为携带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用被污染的海鲜是此跨境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建议将海产品彻底加热、煮熟煮透、生熟食品及容器严格分开.同时应加强出入境饮食安全意识,提高个人健康防护,防止类似跨境食物中毒事件再次发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