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Aα链Arg16His突变引起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2017)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对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Fg)血症家系进行表型诊断和基因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采集先证者及家系(共3代6人)外周血,上层血浆在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活性(Fg:C)、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抗凝血酶活性(AT:A)和纤溶酶原活性(PLG∶ A);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抗原(Fg∶ Ag)含量.采用常规血栓弹力图(TEG)和功能性Fg TEG进行凝血功能综合评价及功能性Fg评估;利用下层血细胞提取DNA,采用PCR扩增Fg 3个基因FGA、FGB、FGG的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5’和3’非翻译区,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寻找基因突变.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olyPhen-2、Mutation Taster和SIFT)分析突变位点对蛋白质的影响;同时采用Clusta1X软件分析突变位点的物种保守性.结果 先证者以及小女儿Fg∶C、TT、PT明显异常,分别为0.88g/L、31.7s、16.0s和1.01g/L、26.6s、15.3s,而Fg∶ Ag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3.54g/L和3.29g/L;家系其他成员凝血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功能性Fg TEG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小女儿存在Fg功能缺陷.先证者以及小女儿FGA基因2号外显子发生了c.104G>A杂合错义突变,即CGT→CAT,导致p.Arg16His杂合突变.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果表明,该突变可影响蛋白质功能并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结论 该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的FGA基因存在c.104G>A杂合错义突变,此突变与患者的Fg∶C下降有关.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Dysfibrinogenemia,Phenotype,Genotype,Muta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