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鉴定及分子分型研究

Anhu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6)

引用 3|浏览1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常规鉴定方法和分子分析手段,了解马鞍山市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的表型特征、菌株携带的eae基因型别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方法 病原学表型特征采用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分子生物学分析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PCR检测毒力基因、eae基因测序比对分型及MLST分型.结果 8株aEPEC测试菌生化特点与普通大肠埃希菌一致,1株菌产生H2S无法鉴定.1株菌为O26∶K60,其余8株菌的血清学无法分型.药敏结果显示,44%仅耐氨苄西林,22%耐氨苄西林/舒巴坦和SMZ,其余均敏感.所有测试菌均为大肠杆菌,所有测试菌均携带uidA、eae基因而不携带stx1和stx2基因,均为aEPEC菌株.4株菌的eae基因无法分型,其余5株菌分别β1、β2、ε、ι1和口型.9株菌共产生6种ST型.结论 马鞍山的aEPEC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呈现多样性,没有相对集中的遗传克隆群.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